如何转型,数字化赋能校本研修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教育装备资讯
发布时间: 2024-03-27 09:20:39 发布作者:

当前,数字化技术正全面赋能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各领域转型。对于中小学校长来说,“双新”背景下如何引领学校转型,推动学校整体数字化能力建设?在以校本研修为主要方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如何借助数字化赋能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新课程、新教材的校本化落地?

本期特别邀请4位名校长(书记)及培训专家,共同就此话题进行探讨。

■ 嘉宾

龚孝华|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培训与社会服务处处长

陈雨亭|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部主任、教育学博士

刘景菲| 上海市书院中学党支部书记

赵国良|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

在实践中提升数字化领导力

中国教师报:数字化技术全面赋能教育教学,对于中小学校长来说,提升数字化领导力成为当务之急,数字化领导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提升?

刘景菲:作为数字化时代中小学校长的核心能力之一,数字化领导力主要体现在校长制定学校的数字化办学规划、组织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校长的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培养和提升中小学校长的数字化领导力,是促进数字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基础教育数字化步伐的必然选择。

校长要发挥学校数字化工作带头人、组织者和践行者的作用,在学校数字化建设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推动学校数字化建设实践探索中引领发展、协同创新、提升素养。

提升校长的数字化领导力,首先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中小学校长数字化领导力的培养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意见,为实现中小学数字化发展提供保障;其次,有关高校和校长培养培训机构要结合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研发培养培训课程,改革培养培训模式,促进校长数字化领导力全面提升;再次,中小学校长要增强提升数字化领导力的自觉性,主动参加培训研修,不断提升数字素养,创造性开展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推动学校数字化工作,努力成为符合数字化时代要求的学校领导者。

陈雨亭:提升中小学校长数字化领导力的当务之急,是认识到数字化已经从教育的新工具转变成了教育环境。也就是说,一切教育理念和日常教育实践都应该在数字化环境中重新反思。因此,新时代校长的数字化领导力,首先应体现在学校发展规划上,校长要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放在数字化背景下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而非把数字化作为学校发展若干维度中的一个;其次,校长应引领学校领导团队主动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数字化技术,了解甚至亲自参与探索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教学、评估、拓展教育资源等方面,以便真正觉知数字化从哪些方面深入学校运行中;再次,校长应把最新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应用到推动本校教师专业发展上,而不是把数字化技术作为一个模块或者新内容来组织主题培训或研讨会,从而重建学校日常教育实践。

以校本研修撬动数字化转型

中国教师报:在新课程、新教材的“双新”背景下,校长怎样引领学校进行数字化转型?

龚孝华:“双新”背景下,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校本研修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化转型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有所突破,重点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构建数字化研修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一个集学习资源、交流互动、成果展示于一体的数字化研修平台。该平台应支持在线学习、课程管理、资源共享等功能,为校本研修提供便捷的数字化环境。二是整合数字化资源。基于新课程和新教材的要求,整合各类数字化资源,如电子教材、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为研修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同时鼓励教师自主创作和分享教学资源,形成资源共享的良性循环。三是开展在线研修活动。利用数字化平台组织在线研修活动,如专题讲座、教学研讨、案例分析等。通过在线互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研修效果。四是建立数字化评价体系。通过收集和分析研修过程中的数据,对教师的学习进度、研修成果等进行客观评价。同时,根据评价结果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研修路径。

陈雨亭:校长领导学校进行数字化转型要经历一个整合的过程,涉及对教育理念的更新、确立清晰的数字化转型愿景、培养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整合数字化资源与教学内容、构建智慧学习环境、促进家校共育等。校长应以未来教育的眼光引领数字化转型,不仅关注技术的引入,而且重视技术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校长本人应用数字化技术于自己的实践中最为重要,不仅让校长自身对新技术保持具身感知,而且能在学校起到榜样作用。例如淄博市博山中学赵国良校长近年来主持创设初中体育运动数据可视化课堂,基于智慧体育教学平台和运动负荷监控系统,探索了一种“课前素材化先导、课中运动个性化感知、课后处方化调整”的新型智慧体育教学模式,走在了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学改革的前列。可以说,校长本人进行课堂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是领导学校进行相应改革的捷径。

刘景菲:校长要厘清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创造性开展学校数字化转型创新实践工作。做好数字化办学规划,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科学实施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以数字化思维治理教育数字化,实现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变革和重塑教育。

具体来说,就是充分把握数字技术叠加的教育红利,大力发展自适应学习、智慧课堂、智能个人综合学习空间等场景应用,推动线下线上课堂深度协同互动,创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借助数字教育开放、包容、公平、普惠、共享等优势,弥合区域、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所造成的教育不公平问题,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突破时空、联通城乡、跨越山海,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资源保障;搭建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加速塑造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相伴每个人的教育新形态,为每一个学生制订个性化教育方案,应用数字回溯分析、信息跟踪挖掘、科学检测评价等方法,画出学生发育成长轨迹图,在个性化学、差异化教、科学化评价的统一中,让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服务成为可能,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研—改—评”一体化研修

中国教师报:作为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综合能力提升的方式,校本研修主要呈现哪些样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校长如何推动校本研修?

龚孝华:综合来看,学校校本研修主要有三大模式。

一是满足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整校推进模式。该模式强调学校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效果评估,是一种主题化、结构化、系统化、连贯性的实施体系和“学—研—改—评”一体化的推进机制。这种研修模式的实施,不仅可以满足国家对教师发展的要求,解决重大教育教学改革在学校落地的问题,也能整体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解决学校、学科发展不均衡和教师执行国家教育政策不一致等问题。

二是满足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研修模式。学校不同,教师研修的方式和策略就不同;同一学校发展阶段目标不同,教师的研修方式和策略也会不同,我们称之为“一校一案”。由于各学校发展目标不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同,教师研修方式多样,我们鼓励学校构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特色研修模式。

三是满足教师自我追求的教师研修模式。教师的发展阶段不同,其专业发展追求不同,支持策略也就不同。因此,我们需要为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追求搭建支持平台。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借鉴各地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我们提出以“教师个人成长计划”为基石,以学校教师发展“三师计划”为引领,形成“个人、学校、区域”一体的梯度培育体系。

陈雨亭:学校层面的正确理解和有效实施是新课程、新教材落地的关键一环,其中校长突破传统管理的局限性,推动校本研修转型起着决定性作用。

首先,校长要认识到,很多教研难题必须用数字化才能解决。例如学科教研组需要高水平的专家引领,需要榜样课堂进行针对性观摩;人数少的同年级学科教师或者小规模学校缺乏教研氛围;教师难以在课堂同步掌握学生个性化学习状况……这些在数字化视野下就变成了简单题,但是校长需要建立使用数字化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如建立“双新”背景下的学校教研新愿景,研发学科运用数字化的资源甄别与探索机制。其次,推动校本教研转型要通过确认并解决关键难题来实现。校本教研的重要目标是学校通过建设校本教研整体改革机制,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以及教学方案实施能力。这是创造性整合各种数字化资源和工具提升校本教研有效性的过程。

赵国良:从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到支持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再到实现精准教学与管理,以及推动教学模式创新,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教育的面貌。此外,数字化还为课堂教学、集体备课和作业测试等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背景下,我们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构建数字技术支持的教学应用场景,通过几年的探索,学校正在形成一个个性化学习的生态系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现教与学的方式变革,推动校本研修的转型。

一是精细的“三化”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素养导向下的课程标准细化,通过“对比教学内容—梳理整体逻辑—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学目标,完成对教学目标”的有效整合;整体教研下的课堂教学优化,通过规范教研流程,备课组从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方面,制定出整体教学运行方案;“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强化,通过校本教研进行作业设计,基本建成了一套分章节、分内容、分难易程度、分学习层次的各年级学生作业系统,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二是精准的“循证课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学校成立课题组,制定全员培训规划,引导教师通过课前小测、课中练习和课后作业采集“证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结合学科特点制定教学流程,把课堂分成“导学—自学—合学—助学—省学”五个环节,完善了“循证·透明”课堂的“三段五环节”,实现了课堂减负提效。

如此,通过构建数字化平台、整合数字化资源、开展在线研修活动以及建立数字化评价体系等措施,有效推动校本研修的数字化转型。

以智慧课堂支撑个性化学习

中国教师报:从学校实践角度来看,数字化如何赋能师生的个性化学习,进而推动教学改革?

刘景菲:学校在以数字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着力提升数字教育既为所有人服务又为每一个人个性化服务的水平,并在二者统一中培养更多更优质的创新人才。学校努力为师生营造关爱、灵动而充满生命尊重和个性张扬的数字化学习场景,在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中,让每个孩子实现个性化学习,推动“大规模的标准化教育”转向“大规模的个性化学习”,赋予教育新的意义和生命。

首先,优质教育进课堂。搭建师生互动学习的智慧课堂,重构学习环境,改变教与学的模式。其次,优质教育进家庭。搭建互学互助的学科教师共同体、慧学工作坊,通过跨界、融合、启程教师三段式修炼,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名师辅导,使家校协力推进立德树人迈上新台阶。再次,智慧管理促校园提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从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五个方面完整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数据,支持过程性教学评价,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状况,提高成长指导的针对性,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赵国良:学校在认真分析学情后,分阶段进行数字化转型探索。第一阶段全员培训,初探“循证教学”理念,向数字化迈进;第二阶段试点学科先行,创模式定规范,学校以语、数、英为试点学科,以数据为教学依据,依托“数字采集终端”平台,采集学习过程数据,呈现学习成果的可视化反馈,从而实现课堂从传统的经验型传授变成用大数据“说话”的精准教学,让课堂教学逐步变得透明。第三阶段持续探索,实现模式迭代升级,学校基于大数据的“循证教学”形成了主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为一体的结构化多种课型的大单元课程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同时以“学习任务单”为载体,通过个性化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让师生“数字画像”更加全面科学,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

“一校一案”精准化服务教师

中国教师报:教育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如何让教师发展从个体发展走向全员协同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校成功转型?

龚孝华:基于学校整体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首先要满足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我们提出主题化、结构化、系统化的实施体系和“学—研—改—评”的实施机制,落实学校、学科、备课组、教师个人的主体责任,形成学校整体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体系和推进机制。从学校发展需求出发,创新性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特点和教师特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实施“一校一案”的培养培训方式,我们提出教师“三师计划”,即基于青年教师的“种子计划”,基于课程教学中重难点问题研究的“攻关计划”,基于个性化帮助名师的“特色名师计划”。

赵国良:数字化转型,让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也更好推动了学校全面育人。比如学校智慧体育依托智慧操场智能评测与教学系统,实现个性化精准服务,形成基于班级的“个性化诊断与反馈班级报告框架”和基于学生个体的“运动处方”,从而科学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刘景菲:当下,新的互联网技术给教师队伍带来了挑战,以教育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上海市书院中学充分发挥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和浦东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区位优势,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采取“理念先行,主动发展;融合应用,创新发展;普及应用,全面发展”的校本研修策略,在新课标、新教材实践中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培育胜任新时代教育需求的“未来教师”,从而让教师从个体发展走向全员协同发展,解决了教育教学发展中的难题,在学校办学中初见成效。学校办学理念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增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氛围和新的育人体系正逐渐形成;学校课程构建由标准化走向个性化和特色化,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智慧课堂教学在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学校推广,促进了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也逐渐走上了一条由减负增效走向优质均衡的智慧发展之路。

《中国教师报》2024年03月27日第5版

作者:本报记者 韩世文 崔斌斌

本文标签:

用户评价

相关推荐

本月点击排行

聚合标签

着zhao第二声组词 很像 惊愕 痛苦的反义词和敌人的反义词是什么意思 胆小 诧异的四字近义词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区别 white 山字旁 含有兴盛的隆组词 用天才造句 除外的意思 怀的词语 画组词有哪些词语 不在了 有效的的近义词是什么 开往头的成语 盛开怎么组词 带盏的成语有哪些 祖国真什么的赞美句子 萱草 风逐的成语 空间滤波的现实意义 礼遇 体验到 人民解放军 福建省 拒字的组词语 老子在曲则全中的委屈求全意义 赠汪伦中 判断的反义词近义词 romantic 寥落 得意洋洋的反义词abcc 一个仙女一个花的成语 亥未的意思 我还 祝福兄弟的成语 gif和jpg的什么意思 第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