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躺平”:一所二本院校贫困生与他们摸爬式努力的人生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教育装备知识
发布时间: 2022-10-28 17:20:10 发布作者:

在甘肃中部的一个小山村,十来户人家环山而居,形成一个“V”字。在“V”字右边的尖上,是王梅的家,顺着这条路到“V”字的底下,是她姥姥的家。姥姥做好午饭会到路口朝着她家喊:“饭好啦!”

王梅是“95后”。分家时,爷爷给了她家一间土房、一袋麦子、一袋绿豆,锅碗瓢盆什么都没有。父亲把麦子和绿豆卖了,买回了锅碗瓢盆。2016年,村镇实施精准扶贫,王梅家的土房变成了新房。   

她和弟弟妹妹都很争气,考上了二本院校,办了助学贷款。为了供三个孩子读书,父母承包了一百多亩地,靠天吃饭,收成最好的一年收入2万元,遇上病虫害,勉强收回成本。后来,父亲离开了家,到内蒙古打工。母亲也去了兰州,做卫生间保洁,每月2300元,一拿到工资,她就分头往三个孩子的卡里打钱,自己一分不留。

王梅是绥化学院2019届毕业生,她的故事被记录在近期出版的《我教过的苦孩子》一书里,作者是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退休教师张爱玲(笔名:艾苓)。她采访了超过200名绥化学院师生,写下从2000届到2020届这二十一年间毕业的56个贫困生的故事。

这些贫困生主要是“80后”“90后”,他们的成长轨迹,正是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的缩影。“教育能给贫困家庭带来希望,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希望。”日前,艾苓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说道。

《我教过的苦孩子》一书。“真故”图书供图

“我的任务是考大学”

绥化学院地处黑龙江省绥化市,于1953年建校,最初命名为绥化师范学校,1978年更名为绥化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实现“专升本”升格为绥化学院。

艾苓是绥化师范专科学校1987届历史系毕业生,做过中学老师、公务员、记者, 2005年她回到母校教写作。从教十七年,她接触的学生超过3000人,其中至少三分之一是贫困生。

2017年起,艾苓追踪采访贫困生的人生轨迹。在她的书中,二本院校贫困生连同他们身后的家的模样变得渐渐清晰。

他们有人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想出去打工赚钱,被村主任拦下强行“押送”去读大学。有人考上了市县里的重点高中但付不起学费,只能放弃,留在当地上学,因为学校承诺减免三年学费。他们把学习当作唯一的出路,也是唯一能帮自己找回自尊心的出路。

绥化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6届专科毕业生戴军是“80后”,他家有三个兄弟,父亲是铁路职工,因为肝病病退,母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哥哥成家独立。自从母亲病倒以后,弟弟和父亲把家里地里的活接了过来。

“我的任务是考大学。”2001年,戴军第一次参加高考,但成绩不理想,复读第三年,他考上了绥化学院。不料,父母因病相继去世。靠着勤工俭学、做家教、给学生卖生活用品、推销外语资料等积攒下来的钱,他完成了大学学业。

石景是“95后”。在他的记忆里,奶奶去世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买不起”。湖北的夏天天气炎热,他想吃雪糕,奶奶会说,“买不起。”但他生病要打针吃药,上学要交各种费用,奶奶却从来不说这三个字。

读大学是他第一次出远门,父亲陪他去报到,只买到了一张硬座的票。那趟火车全程34小时53分钟,他跟父亲轮流坐。到了绥化以后,父亲看他进了校门,转身回车站赶车,接着一路再坐硬座回去。

这些便是艾苓接触到的“苦孩子”。上个世纪80年代她读书那会,学校里还没有“贫困生”这个概念,“因为大家都不太容易,只是有的人更不容易”。艾苓的丈夫也是绥化学院的毕业生,两人是大学同学,而她丈夫则属于“更不容易”那一类学生。

返校执教后,艾苓在2016年出版了一本书《咱们学生》,讲述学生们的成长故事。丈夫知道后,提议她关注贫困生这个群体。于是,她决定追踪贫困生的成长,为他们著书,“二本院校贫困生不是自带光环的精英,唯有集体发声,才能够被听见、被看见”。  

艾苓写《我教过的苦孩子》后记时,绥化的春天刚刚开始。在她眼里,这些寒门学子就像残雪下的春草,他们都在拼命地站起来,从未缺席过春天。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退休教师张爱玲(笔名:艾苓)。受访者供图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上大学,是很多农村家庭孩子想方设法牢牢抓住的机会。比父辈幸运的是,“80后”“90后”迎来了高校扩招,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才拥有的“奢侈品”。

“如果没有高校扩招政策,我的学生当中有些人是无缘读大学的。”艾苓分析道,高校扩招1999年启动,毛入学率从扩招前的9.8%一路走高,2002年达到15%,2019年达到51.6%,高等教育完成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三级跳。

“80后”的刘娟在2000年考进了绥化师范专科学校,每年学费7000元。面对高昂的学费,贫寒的家庭无力支持。她向所在地区的行署专员写信讲述自己的遭遇,获得了一万元的资助。大学时,她一边打工一边读书,获得了首届国家奖学金。学校免除了她一年学费,余下的学费用奖学金和专员特批的这笔钱缴齐。

父亲坚持让她学习书法,改变了她的一生。毕业后,刘娟到学校教书法和语文。为了看看更大的世界,她去了智利传播中国文化。回顾前半生,她说,“爸爸用他残缺的手,拼尽全力,把我托举到他看不见的高度。”

高校扩招意味着走出贫困代际传递漩涡的可能性增大。艾苓观察到,以往,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教育作为贫困家庭的“投资”,很难机会均等。一些多子女家庭,只有男孩和最聪明的女孩才被家长选择上高中和大学。在国家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这种状况已经得到改善,上学机会不再被家长选择,而是被中高考选择。

有人是家族里的第一位大学生,有人甚至是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不少农村家庭为了把孩子托举到更高的高度,花了一辈子的力气和心血。  

家住甘肃东南部一个小山村的林博是“90后”,4岁开始跟着爷爷放牛,7岁以后自己放牛。村子地处黄土高原,附近山大沟深,就算最近的学校都离他家有六七里。林博9岁才上学,平常放假也会去放牛。

他家有二十多亩地,能种粮食和经济作物,但守着家里的这些地,能解决吃的,却解决不了用的。后来父亲去了内蒙古打工,母亲留在家里。第一年高考,林博的分数距离二本线差距17分。他想读三本,父亲不同意。复读一年,他考到了绥化学院。然而,噩耗传来,父亲在车祸中去世,没能坐火车送他去大学。

“考入绥化学院这类地方高校,他们已经拼尽全力。”艾苓希望社会能理解和尊重贫困生,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心理援助和就业指导,让他们更有勇气和信心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她认为,教育产业化为更多孩子提供上大学机会的同时,也让基础教育阶层化,对贫困生影响巨大。高等教育的学生分层,是基础教育学生分层的累积和延续。这些年来,国家也在不断改善教育资源的差距,比如实施教师轮岗制度、实行“双减”、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等。

绥化学院的学生在操场上运动。受访者供图

“摸爬式努力”

“高等教育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贫困生的命运?”这是艾苓试图在书中回答的问题之一。

2007年腊月二十六,戴军从绥化学院毕业后南下来到广州。他感慨,广东、山东、黑龙江的冬天是三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黑龙江冰天雪地;山东少雪;广东的冬天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有人说,广州到处都是钱,就看你怎么‘捡’。”那个春节,他每天都在琢磨到哪里“捡钱”。戴军是幸运的,搭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在广州经商打拼数年,他的生活一天天好转,结婚买了房子、车子,还回老家修缮了老房子。他说,广州这座城市不仅有热度,还有激情,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身在其中只能不停地奋斗。

教育让他们走向更远的远方,也更敢想。艾苓发现,早年去大城市找工作的高成本让很多贫困生望而却步,老家附近的稳定工作是首选。进入互联网全媒体时代后,工作机会增多,他们的视野和格局逐渐打开,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已经被“90后”接受。

让艾苓印象深刻的是,2017年,一位“90后”的“学霸”在毕业前畅想未来,“老师,我毕业以后一定要去北京发展,我未来的家要有一个专门的房间用作工作室。”

艾苓脱口而出,“那你好好奋斗,准备好首付。”男生蒙了,反问,“老师,什么是首付?”看着男生纯澈的眼神,艾苓小心翼翼保护好这份纯真,“你现在不用知道,将来会知道的。”

今年春节再见到他,一个人的故事,变成两个人的了。他跟绥化学院另一位女同学结了婚,毕业几年间他们去了北京发展,小有积蓄后,分别在各自的老家买了一套房子。他说,“老师,我终于知道什么叫做‘首付’了。”

即使“北漂”,他们也能在生活里找到“仪式感”。在艾苓的眼里,他当年的那份纯真依然还在,他们在别人看起来“寒酸”的生活里,仍然保有对生活的热情和热爱。如今,夫妻俩已回到呼和浩特创业。“他们的生活跟钱有关系吗?有。但当两个人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他们要是想幸福的话,谁都拦不住的。”

也有人学会跟自己和解。上大学时,王梅整天想,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当职业白领,月入过万,就像励志故事中的主角那样。可真到工作的时候她才发现,客观条件决定了自己的平凡。平凡的学历,没有可加持的技能,做着重复简单的事情却经常会犯简单的错……

她的工资很低,只够自己用。助学贷款还是靠着母亲打工攒的钱断断续续还的,自己没能帮过家里。“混得好,对父母好一点,多照顾一点;混得不好,不给父母添堵,不给父母增加负担。”她接受了自己的平凡。

每年临近毕业时,艾苓会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说,“大学毕业,无论怎样,都要找一份工作,不要指望别人养你,贫困生更是一群无法‘躺平’的人。”

迈入社会,一位“90后”毕业生于翔形容自己就像一只“斗志昂扬的刺猬”,时刻要求自己做得比别人好。他没有安全感,不敢松懈,努力让自己不可替代。他的“富二代”同学可能不需要担心父母的身体,不需要担心住房,更不用担心下一代的教育经费。而这些问题,他都必须面对。

“改变阶层,因教育而在阶层间纵向移动,是需要几代人完成的事。一代人能在本阶层做到上层就不错了。”于翔安慰自己。   

这些孩子的人生轨迹被艾苓概括为“摸爬式努力”——他们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背负着改变贫穷的义务和宿命。大学毕业,并没有让他们鲤跃龙门,立马完成阶层跃迁。没有人脉资源,没有名校光环,银行卡里余额不多。他们只能在一路泥泞中摸爬滚打,一点一滴地积累、攀爬,没有奇迹。几年或十几年后,他们终于带着一身泥浆爬出来,过上有别于父辈的更高质量的生活,反哺家庭,甚至反哺社会。

“他们当中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但每个人都很了不起。”艾苓说道。回到教育能否改变命运的命题,她觉得,绥化学院的寒门学子已经给出了答案——教育一直是改变个人命运、家庭命运甚至民族命运的最好“投资”。

绥化学院。受访者供图

(注:文中王梅、戴军、石景、刘娟、林博、于翔均为化名。)

本文标签:

用户评价

相关推荐

本月点击排行

聚合标签

奉新 锦妤的意思 第二个字光的成语 e3298fa8ccd34394b4fa 日子难熬的成语 落霞 风声鹤唳的近义词有哪些 话剧 抹茶女孩的意思 学习写字的意义 百科 逻辑 几种 应用软件 憨厚 建模 理性 小学生组词造句词典破解 聒噪不休的意思 老人星 有趣 with 生命的意义作文英语 荧惑 尽弃前嫌的反义词 长缨 争芳斗艳的意思是什么 闾巷 几首 拮组词2字 酒中 超拔的意义 保护环境 一个力的成语 精诚 鲛绡 带心龟 安塞 喧照的反义词 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