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怎样实现本质回归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教育装备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5 09:08:48 发布作者: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高校针对劳动教育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落实各项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但整体而言,受制于学科归属模糊、实施评价缺位、资源保障不足等原因,劳动教育在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仍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少数高校的劳动教育还陷入了“重形式、轻内涵”“有过程、无评价”“劳动多、教育少”等误区。

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应从准确认识劳动教育的内涵入手,全面优化劳动教育实施体系,推进以劳育人、教劳结合、劳技融通,实现劳动教育本质回归。

构筑劳动与教育诸要素间的和谐关系

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不同,劳动教育是一个复合性教育概念。高校通过劳动教育培育劳动者的价值观,丰富其精神世界,就赋予了劳动德育属性;通过劳动教育培育专业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劳动教育就具备了智育功能。同样,各种形式的教育归根到底要通过劳动或其相关形式得以呈现和发展。可以说,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中介环节和实践载体。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劳动体验、知识习得、习惯养成、开拓创新中实现全面发展。

虽然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得到了普遍确证,但现实中,一些高校并未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劳动教育体系,出现了“劳教分离”的现象。具体来说,就是对劳动教育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师资配备和教学规划,简单地将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体验等同于“劳动教育”。这样的“劳动教育”,组织和开展呈现出简单化、碎片化与松散化的特点,结果和评价呈现出形式化、娱乐化与失焦化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劳教分离”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劳动教育内涵把握的失准。劳动教育的本质指向教育与劳动之间的互构,只有实现劳动与教育协调统一、相互配合,引领学生坚持对真、善、美的追寻,才能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核心旨趣。对高校而言,只有正确把握和分析劳动教育之间层次分明又紧密相连的目标体系,从劳动知识、实践、精神、情感和素养出发,构筑劳动与教育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发展。

让高校劳动教育赋能人的高阶化发展

高等教育的对象、目标和方式等,决定了高校劳动教育要区别于中小学劳动教育和社会性的劳动实践,赋能人的高阶化发展。现实中,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劳动精神、情感和素养,高校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劳动教育,不能局限于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需要调动学生的知识、情感和能力等要素全面参与进阶式的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传统教育与现代素养的融通中,培养大学生具备相应的劳动精神、意识和能力。

首先,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通。高校要合理设置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课程内容,避免简单化、低龄化、重复化弊端。同时,也要认识到劳动教育并非单纯的专业实践活动,而是多种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延伸互补,因地制宜地把劳动教育融入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学习与创新实践等不同环节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科学推进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与劳动教育的目标协同,在“五育”同频共振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推进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高效协同。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劳动场景多种多样,劳动教育不能止于校园,家庭、社会和学校都是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主体。高校在发挥劳动教育主体作用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多场域劳动实践中磨炼意志、提升能力、展现担当。

再次,推进传统教育与现代思维有序衔接。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现代化劳动思维,聚焦人的现代化发展,为大学生提供更具时代性、进阶性的劳动教育体系。

重塑劳动教育体系让劳动回归教育本质

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生命更好地发展。当前,高校应当从观念确立、政策构建和资源保障三个层面重塑劳动教育体系,实现劳动教育本质回归。

在观念层面准确把握劳动教育内涵。明确劳动教育的概念和本质,是高校正确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培育学生劳动精神与劳动知识和技能,其内容是与个体全面发展相适应、与专业教育相融通、与现代素养相适应,具有一定进阶性的劳动理论与实践课程。

在政策层面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体系。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评价考核亟待完善。高校要合理规划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涵盖劳动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教学管理等在内的系列规章制度,严格组织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活动。同时,建立定量和定性、主观与客观、课内与课外多元评价反馈机制,真正发挥劳动教育在促进个体劳动精神、意识和素养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在资源层面持续强化劳动教育保障。高校一是要适当加大对于劳动教育的投入力度,优化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布局,打造规范化的劳动育人基地和文化空间;二是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引培并举、专兼结合,打造一支既懂劳动教育理论又懂劳动教育技能的师资队伍;三是要注重引入校外资源参与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建立产学研融通、开放共享的劳动教育平台和基地;四是要发挥现代技术优势弥补高校劳动教育资源短板,全面提升劳动教育保障能力。

(作者系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常熟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15日第7版

作者:吕玉

本文标签:

用户评价

相关推荐

本月点击排行

聚合标签

形容爱阅读的成语 第三个字带直的成语 想得 比喻事业蓬勃发展的成语 乳酸脱氢酶检测的意义 回头的意思是 要靠 冷酷 祝新婚的词语 大多音字组词 古诗田家的诗意思 任性的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意思 带gua的成语 politely的反义词是什么 角儿 兜售的近义词 礁的近义词 坚持坚定坚决的近义词 艄公 平中 形容孩子在四月的句子 碎尸万段 鸾凤和鸣 入未央的意思 上官 平稳 时日 地理位置 召的读音和组词 层出不尽的近义词 用橡组词语有哪些 果林 国内的访问学者有什么意义 关于仿佛的近义词 今的正确反义词是什么意思 与杯弓蛇影相近的成语 带毁字 显可以换哪个偏旁组词 雨菲的意思是什么 什么错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