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质高等医学教育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教育装备知识百科网-www.ahjyzb.cn>教育装备头条
发布时间: 2024-04-01 09:42:33 发布作者:

■发展新质生产力 高校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加快发展高等医学教育是保障人民健康、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推进高等医学院校高质量发展,培养大批高水平医学人才,是摆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作为山东省重点建设高校和山东省最大的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立足科教融合实际,围绕“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从医学教育、医疗防治、医学科技创新、医养健康产业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自觉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奋力书写“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答卷。

时代要求:努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李强总理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整合组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优化山东高等教育布局,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学校深刻领悟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意义,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感、更好的精神状态,把促进山东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式发展、引领医学科技创新、服务健康山东建设作为使命担当,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医疗防治等各方面乘势而上,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新篇章和健康山东、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理念更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教育力量

从2023年底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聚焦“新质生产力”,再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一系列的重要部署说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且迫切。

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发挥科教融合优势,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全方位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教育理念,激发教育活力。作为一所快速发展中的医科大学,学校以“新医科”建设为契机,多措并举,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学校坚持医教协同、育人为本,将科研优势、医疗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实施“教—研—医—产”嵌合式发展新模式,打破学院、医院、科研机构壁垒,促进教学资源与医疗资源、科研资源双向转化,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医教协同育人工作成效。学校注重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设立临床医学卓越班、生物医学泰山班等拔尖人才培养特色创新班,着力培养能够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卓越人才,促进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提升。

创新科研范式,强化有组织科研。高校要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高举科技创新大旗,有组织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以重大科研专项为抓手,加强应用牵引、问题导向的基础研究,加快组建大团队、构筑大平台、凝聚大项目,培育重大成果。学校盯紧生命健康、脑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关键领域核心问题,勇于创新,筑峰登巅,在大成果、大平台、大项目上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近年来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成为山东省第二所获得该奖项的省属高校;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历史性突破;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达到157项,居山东省属高校首位。学校还主动抢抓脑科学发展机遇,打造全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第三极”,为山东强省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创新实施“四链”融合发展机制。“四链”融合的本质是使命驱动、问题牵引、目标导向,根本任务是服务高质量发展。面对企业市场导向、应用导向的迫切需求,学校积极构建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打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应用—产业化”全链条的每个关键节点,畅通转化渠道,提升转化质效,深度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所合作和国际化合作。学校先后与多家药企、地方政府、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或帮扶发展框架协议;与槐荫区人民政府、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共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科技园,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牵头成立医疗器械创新联盟(联合创新中心),进一步推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促进校、医、企深度融合。

路径选择: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对教育、科技、人才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而持久。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科教融合发展之路,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出有益尝试。

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使命担当,倾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医学人才。一是突出“红”的要求,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的可靠接班人。创新实施“领航工程”,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支部普遍联系班级服务学生长效机制。二是突出“专”的标准,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实现教、研、医、产深度融合育人。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创新体制机制,成立科教融合学院,实行理事会指导下的学院院长负责制等,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充分利用科教融合优质资源,以医药类专业为主,突出“医学+”特色;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百场培训计划;加大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力度,逐步向教学数字化转型。

坚持“四个面向”,突出自立自强,着力激发科技创新。学校紧紧围绕“四个面向”,鼓励探索,突出原创,优化基础研究模式,围绕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的突破性基础研究和系统创新,全面提升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质量,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薪酬激励办法,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潜能,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努力在“从0到1”上求突破。近年来,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类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逐年攀升;发挥大科学装置重器作用,充分利用P3实验室、冷冻电镜、球差电镜和质谱中心,不断拓展创新边界,探索科研“无人区”,力争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和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更加完善的成果转化路径。

坚持人才强校,扎实引才聚才育才,全力提升人才梯队建设水平。“人才是第一资源”。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创新人才引、育、留、用机制,聚焦优秀人才,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从科研条件、运行经费、研究生指标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打造广阔平台。学校探索年薪制、PI制、柔性引进等与国际接轨的机制,面向全球精准引聚高层次人才,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路径,努力构建支撑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体系,成为山东省“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的重要支撑。

(作者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01日第5版

作者:刘思金

本文标签:

用户评价

相关推荐

本月点击排行

聚合标签

胜境 放心不下 比的意义教案及教学反思 石欣的欣组词 争脱的反义词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美妙的反义词正确解答 兵家 晌的组词语 小学生用的难过的句子 村官 机智幽默的意思是什么 董必武 狼人 吃力的反义词是什么近义词啊 不遗馀力的近义词 形近字带 比赛规则 勤学好问 教育的意义的作文题目 嗜血组词 乃新能 别人撒谎的句子 fft的意义 裹着 电子版 外卖 玫琳凯 很好 青州 销魂 禹常用组词 紧组词语有哪些词语 好不好 偶尔的反义词和反义词 苏轼的反义词是什么词 成语二四近义词的成语 火字偏旁组词有哪些 衰哀衷的拼音和组词语 面红耳赤 孤标傲世的意思是